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德国在 20 世纪初垃圾处理方式简单粗放,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提升,政府对垃圾分类和回收越来越重视,先后出台多部法律法规,为垃圾处理回收 “保驾护航”。
20 世纪初,德国城市垃圾直接扔在街上或垃圾堆里,虽然后来市政部门承担垃圾处理工作并回收旧报纸和剩菜剩饭等,但由于分类不细致且回收处理系统不完善,垃圾问题并未根本解决。随着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垃圾越来越多,加上原材料紧缺,德国政府开始重视垃圾分类和回收。城市出现玻璃瓶回收桶、纸类回收桶和生物垃圾桶等。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德国各地强制垃圾分类措施较为完善,同时通过或修订了《废物管理法案》《包装条例》等法规。德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最早可追溯至 20 世纪初,20 世纪 70 年代能源危机之际,德国人开始自发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再利用,政府提出 “谁污染,谁治理” 的口号,建立 “双轨垃圾回收制度”。德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完善、最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截止目前,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多达 8000 余部,同时还执行欧盟的 400 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1972 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这是德国第一部关于垃圾处理的法律,后经多次修订,引入了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的理念。从该法的演变过程中可以发现,德国垃圾治理的理念在逐步从末端治理向前端治理转变。
德国的垃圾分类标准细致明确,为居民的分类投放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可分解的厨房类垃圾、庭院绿化垃圾等,对应棕色或绿色垃圾桶。轻型包装主要是带 “绿点” 环保标志的轻质包装,如饮料瓶、牛奶盒等,投入黄色桶或袋。纸制品包括旧报纸、杂志等,放入蓝色桶。废旧玻璃一般分为白色(无色)、棕色和绿色玻璃,需清理干净后分别投入对应颜色的玻璃回收容器。其他生活垃圾则用黑色或灰色的桶收集。
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有着严格的收集容器和标识规范。例如,生活垃圾使用黑色或灰色垃圾桶收集,标识上通常会有 “剩余垃圾” 或 “生活垃圾” 字样。可回收垃圾使用蓝色或绿色垃圾桶收集,标识上会有具体的可回收物品图案或文字说明。有害垃圾使用红色或橙色垃圾桶收集,标识上会有警示标志和 “有害垃圾” 字样。其他垃圾根据当地规定使用相应颜色的垃圾桶收集,标识上会有具体的说明和图案。
德国居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从幼儿园到小学,德国儿童就接受关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教育,培养了从小做起的习惯,这种教育贯穿于整个社会,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政府实行奖惩制度,对于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居民和企业,政府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例如,垃圾回收费用根据产生的垃圾量而定,对于纸张、玻璃、轻质包装物、有机垃圾这些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居民不必为其缴纳处理费。但是对于其他处理成本高且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居民则要向垃圾处理公司缴纳垃圾处理费。如果居民需要处理废弃的沙发、家具等大件物品,则需向垃圾处理公司支付费用。
同时,德国还实行垃圾回收押金制度。顾客购买塑料瓶或玻璃瓶饮料时都会被额外收取一笔押金。人们喝完饮料后只要将空瓶子投入专门的回收机中,就会得到一张退押金的凭条,可以在超市抵扣货款。该项举措于 2003 年正式推广,到 2012 年,德国的塑料瓶、易拉罐等回收率高达 98.5%。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垃圾回收率,还鼓励了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如果居民不遵守垃圾分类规定,将面临罚款。例如随意丢弃固体垃圾两公斤以下、或液体垃圾两升以下,罚款 35 - 80 欧元(约 270 - 620 元);超过两公斤或两升的,罚款 80 - 320 欧元(约 620 - 2400 元)。又如在巴伐利亚州,随意丢弃有害垃圾或者旧家具甚至会遭到 3000 欧元(约 23100 元)的罚款。
德国在垃圾分类中广泛应用智能化识别技术。通过高清摄像头捕捉垃圾图像,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图像识别,自动分辨垃圾类型。例如在一些垃圾处理厂,这项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种类的垃圾,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区分开来,大大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在垃圾桶或垃圾处理设备中集成传感器,检测垃圾的重量、体积、湿度等参数,辅助判断垃圾类型。收集垃圾分类数据并进行分析,优化分类算法,进一步提高分类准确性和效率。如德国柏林市的一项垃圾分类项目就采用了 RFID 技术,垃圾桶上安装有 RFID 标签,这些标签可以存储有关垃圾的信息,例如来源、种类和重量。这些数据可以被读取和传输到相关的系统中进行分析和管理,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德国采用了多种创新技术。利用特定微生物菌群对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处理,生成有机肥料或生物燃气。通过添加特定酶制剂,加速厨余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处理效率。在高温、好氧条件下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加速有机物降解,生成优质肥料。对于塑料、金属等垃圾,德国利用智能设备分拣。最早,德国采用人工分拣,许多人站在传送带上,手工分拣,现在则利用智能设备分拣,如红外线、磁铁等设备,将塑料、金属分类,随后把这些塑料做成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以再利用。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厂,回收后的废旧电器中高品质的各类金属和塑料配件被拆解下来后,供给企业继续使用。德国领先的回收企业 Koppitz Entsorgungs-GmbH 与陶朗有 20 多年的合作历史,近期在新建的废纸回收产线上引进了 7 台陶朗的近红外分选设备,提升废纸分拣效率和回收率,促进纸的高质化循环利用。每天都有大量的废纸被送到 Koppitz 工厂,产线上的设备用自动化手段对居民区回收的废纸进行二次分类,实现分类回收新闻报刊纸和瓦楞纸的目的。工厂总经理 Jürgen Koppitz 表示,陶朗的设备操作简单,能确保回收纸的纯度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在后续的脱墨处理过程中极为关键。新产线充分考虑到入料成分的变化,用尺寸筛将废纸按照特定的尺寸进行粗分,以便在后续环节分开处理,提升产线的效率。然后,借助陶朗的新一代 AUTOSORT® 剔除混合纸中的硬纸板和塑料,留下的报刊杂志纸张则被单独收集,经脱墨处理后,可再生为高品质的新纸,再次用于印刷和书写,实现循环利用。在产线的末端还有一台 AUTOSORT® 分选机,专门用于回收在前端剔除硬纸壳时夹带出来的印刷纸,从而提高产线的整体回收率。7 台新设备投产以来,性能表现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德国建立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成效显著。从数据上看,2013 年德国实现了生活垃圾回收率 83%,其中 65% 被循环利用,另外 18% 通过焚烧回收能源。近年来,德国的垃圾循环利用率始终保持在 65% 以上,拥有全球最高的废物回收利用率。2015 年德国的固体废弃物回收率达到 79%,目前德国生活垃圾回收率已达到近 90%,其中 68% 被循环利用。
在节省原料和能源方面,德国每年每个德国人制造约 617 公斤生活垃圾,高于欧盟人均水平。如此多的垃圾如果依靠传统的焚烧或者填埋手段处理,显然不适合德国。通过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德国节省了大量的原料和能源。据统计,德国工业使用的非能源类原材料中,已经有 14% 是由垃圾回收提供。德国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目前有 25 万员工,每年的营业额高达 500 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 1.5%。
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已成为一项国民运动。如果有人不能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常常会被 “鄙视”,并被当场纠正。德国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系统学习垃圾分类,许多儿童童话书也以垃圾分类为题材。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使得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得以持续推进。
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完善的法律体系、细致的分类标准、居民的积极参与、先进的技术创新以及显著的成效,都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效仿。德国的经验表明,垃圾分类回收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做出重要贡献。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